
荷兰安世半导体官网11月5日的一则更新动态引发全球芯片行业关注。该公司对美国暂停实施所谓的“穿透规则”一年表示欢迎,同时称期待获悉中国放宽出口限制的进一步细节。
这则声明的背后,是安世半导体长达数月的内部动荡与中国和荷兰之间的外交角力。这场争端之下,产品出口似会达成,但是控制权之争未见松动。

人事僵局:否认复职与法律对抗
安世半导体的人事争端仍在持续。在11月5日的官方动态中,公司明确否认张学政恢复CEO职务,并强调公司战略决策需获得荷兰政府批准,这一过程将持续一年。
这场人事风波始于今年9月30日,当时荷兰政府发布行政令,不当干预安世半导体企业内部事务。随后,荷兰企业法庭作出剥夺中国企业股权的裁决,严重侵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10月14日,安世半导体官方宣布,由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担任临时CEO,取代了由闻泰科技(维权)派驻的CEO张学政。
人事清洗并未止步于此。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还试图解雇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张秋明。但这一决定遭到了安世中国的坚决抵制。
2025年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严正声明,称荷兰总部的免职决定 “在中国法律管辖范围内不具法律效力” ,张秋明在安世中国的职务与身份维持不变。
供应链危机:晶圆断供与库存应对
人事争端很快波及到实体经济。10月26日,安世(荷兰)宣布停止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导致后者无法正常生产。
根据安世半导体11月5日的说明,这一决定是因为“安世中国拒绝支付晶圆款项”。但安世也谨慎地指出,公司 “并未完全停止晶圆运输” ,在欧洲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所有工厂均正常运营。
面对断供,安世中国迅速启动多套预案。11月2日,安世中国在致客户公告函中表示,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满足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
为确保长期供应,安世中国已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并表达了对“自明年起无缝衔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的信心。
这一信心可能源于其在上海临港的布局——闻泰科技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12英寸功率半导体自动化晶圆制造中心项目,达产后年产能为36万片12英寸晶圆。
外交解局:中荷相向而行的曙光
在危机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与荷兰开始寻找外交解决途径。11月1日,中国宣布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进安世(中国)恢复供货。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希望,荷方从维护中荷、中欧经贸关系大局和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负责任的态度与中方相向而行”。
荷兰政府的回应也显得积极。11月7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发表声明,欢迎中方为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的表态。
卡雷曼斯称,“鉴于我们同中方的会谈富有建设性,相信中国供应至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芯片将在未来几天送达安世客户手中”。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提供了某种灵活性——暂停实施所谓的“穿透规则”一年,为局势缓和创造了外部条件。
随着荷兰政府表示“相信中国供应将在未来几天送达”,以及中国方面对符合条件出口的豁免,这场危机似乎正朝着解决的方向迈进。
然而,核心的人事问题仍未解。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与中国子公司之间的权力分配、中国籍高管的去留、以及中荷双方对这家芯片企业的共管模式,都将成为未来谈判的难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本文的真相棱镜折射出时代切面,请关注波士财经及三连击破(点赞+在看+转发),每个关注都是对深度内容的空投补给,谢谢了!南北船厂同时发力,中国迈入核航母与批量建造新时代
当茅台剥去金融属性,囤积的人慌了
国资股东再次减持闻泰科技,半导体龙头遭遇“关键时刻”
中国买家,悄悄出手了
神话褪色:一瓶飞天茅台,两个截然不同的江湖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